葡萄牙“每日新闻”网站2月28日文章,原题:极寒、酷热、强风——中国研发的这只“巨型两栖动物”通过所有测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航工业”),这家正在研发世界上最大水陆两栖飞机的中国国有企业宣布,AG600“鲲龙”已经完成了获得适航认证所需的所有飞行测试,这是其能够主要开展水上搜救,以及森林灭火、沿海地区巡逻等相关任务的关键一步。近年来,低空经济以超万亿元的产业机会成为新赛道爆发。免费赠送的首创式2025年中国低空产业活跃厂商和机构分布图(China Active Players in General Aviation Industry Location Table,简称中国低空产业地图),正在编辑,将于4月24日-26日在中国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的2025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和6月11-13日上海上交会等其他著名展会上免费赠送,1千5百元人民币起就可在上面投放广告,咨询:china@ishipoffshore.com 或 chinabobli@126.com
能源、 海工、港口、造船、航运展会将在2025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特设
AG60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,也被称为“鲲龙”。这个名字源于中国文化中两种神话动物的结合:“鲲”和“龙”——前者是一种传说中的巨大鱼类。“鲲龙”也非常契合AG600的特性,因为水陆两栖飞机是一种能够在陆地和水面上起飞和降落的机型。
“鲲龙”的数据令人印象深刻:机身长39.6米,翼展38.8米(与波音737相近);最大起飞重量为53.5吨;可搭载多达50名救援人员;20秒内一次汲水12吨;最大航程约为4500公里,最大巡航时速可达500公里,配备四台螺旋桨发动机。
总部上海的低空天地了解到,“鲲龙”AG600的研发过程,是一部充满挑战与突破的壮丽史诗。作为一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,它必须兼顾水动、气动双重特性,同时解决抗风浪、防海水腐蚀等一系列复杂问题。这些难题对于任何一家飞机制造商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,但中国航空人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,硬是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闯出了一条新路。
总设计师黄领才,这位航空工业的领军人物,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,带领团队反复验证、不断改进,终于攻克了气动、水动和起落架布局等关键技术难题。他们设计的这架飞机,上半身是飞机,下半身是船,既能在空中翱翔,又能在水面自由起降,这种独特的设计不仅考验着设计师的智慧,也考验着制造工艺的精湛程度。
### 多面手的救援利器
“鲲龙”AG600的问世,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它拥有执行应急救援、森林灭火、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功能,成为了我国空中救援的“多面手”。其强大的飞行能力和救援效率,使得它在接到任务后,能够在短短2小时内飞抵1000公里外的海域,开展紧急救援行动。无论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海上搜救,还是在森林火场的快速灭火,它都能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和极高的效率。
特别是在森林灭火方面,“鲲龙”AG600更是一把“利器”。它可以在水源地与火场之间多次往返投水灭火,单次投水救火就能对4000多平方米的火场进行有效扑灭,比国外同类飞机高出至少一倍。这种高效的灭火能力,无疑为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### 科技创新的典范
“鲲龙”AG600不仅是一款性能卓越的救援飞机,更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典范。它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,如单船身、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、四台WJ6发动机以及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等。这些技术的应用,不仅提高了飞机的整体性能,也推动了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。
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“鲲龙”AG600使用的是国产发动机,这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黄领才总设计师自豪地表示:“装着我们的中国心”,他期待随着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,国产飞机将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领跑。
### 展望未来:系列化发展与全球影响
展望未来,“鲲龙”AG600的发展前景令人瞩目。按照计划,这架飞机将在今年内完成适航取证工作,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多种任务能力拓展,形成一个系列化的产品。这不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应急救援航空装备体系的建设水平,也将为我国在全球航空领域赢得更多的声誉和影响力。
“鲲龙”AG600的研制成功,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,也是我国从航空大国迈向航空强国的重要一步。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骄傲,更是全球航空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未来的日子里,“鲲龙”AG600将继续翱翔于蓝天碧海之间,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