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顶

首页 航空 中美尖端战斗机研发对比,美军工巨头坐不住了

中美尖端战斗机研发对比,美军工巨头坐不住了

虽然大家都在关注中国六代机的最新进展,但按照正常试飞和列装流程来看,它们距离试飞定型、正式列装和批量生产还需要数年时间,摸索出可靠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的更长。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,…

虽然大家都在关注中国六代机的最新进展,但按照正常试飞和列装流程来看,它们距离试飞定型、正式列装和批量生产还需要数年时间,摸索出可靠战斗力所需要的时间的更长。因此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,捍卫中国空中安全的依然将是以歼-20隐形战斗机为首的第五代战斗机和保有数量更多的第四代战斗机。

低空“飞行汽车”试点我国三大城市群,中国低空产业地图将发布

2025年英文中国造船地图开始编辑,将在新加坡海事展会上免费赠送

或者更准确地说,如果美国智库设想的“中美大战”真的在不久的将来爆发,那么代表中美空中力量顶级战力的,依然是歼-20和歼-35隐形战斗机,对抗F-22和F-35.隐形战斗机。考虑到歼-35的大批量生产还需要时日,F-22的生产线则早已经拆除,因此歼-20(包括各种改进型号)与F-35的主力对决,将成为决定未来冲突胜负的关键因素。

不但我们对此非常清楚,而且美国方面也心知肚明。但让美国心寒的是,在如此关键的空中战力对抗中,美国似乎正落入下风。F-35战斗机制造商、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·泰克莱特美国最近接受美国《空军与太空军杂志》采访时,就对此提出异常焦虑的警告。

吉姆·泰克莱特表示,“以有意义的速度生产F-35这样的先进战斗机可以增强对中国的威慑力”,按照所谓“威慑理论”,“你必须有能力让对手重新考虑对你采取的不利行动”,“如今中国已将歼-20的产量提高到每年100多架,我们在2024年的产量是156架,暂时领先于他们。但如果美国的订单和生产发生巨大变化,将是一个不利于保持对中国的有效威慑的信号。”

在这篇充满美国特色的八股文中,笔者可以清晰地得出两个结论。第一,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和估算,中国歼-20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00架,平均3天就能生产一架。此前有各种小道消息提到,歼-20的多条脉动生产线逐步进入高速生产阶段,但一直没有得到官方认可,而来自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的这个数据,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更高的可信度。

这也从国内的相关报道中得到印证——去年10月10日《中国军号》一篇报道明确提到,歼-20的生产数量太多,导致飞行员不够用,连二代机飞行员换装都直接上歼-20。这背后藏不住的凡尔赛实在让人心旷神怡。

不要小看年产量100架隐形战斗机所带来的威慑——同为强调制空的重型隐形战斗机,F-22总共才生产了187架,其中高峰期的年产量只有约20架。F-35最初设想的最高年产量为200架,但实际最多只能达到每年150架左右,其中很多还是美国盟友的份额。也就是说,美国空军、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每年所能获得的F-35系列战斗机全部加在一起,也赶不上性能更先进、作战能力更强的中国歼-20战斗机的产量。

直白地说,中美隐形战斗机的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。

更糟糕的结论来自第二点。吉姆·泰克莱特承认,虽然2021年和2022年交付了约150架F-35,但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的交付速度遭遇了严重下滑——分别只有110架和98架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,与F-35迟迟无法完成TR3升级有关——只有完成了TR3升级后,美军期待的F-35完整形态,即可以携带各种升级版武器和电子战能力的F-35 Block 4批次才能继续推进。

但TR- 3升级原计划在2023年4月就应该准备就绪,但之后经历多次延期,美军为此想尽了各种办法,甚至导致五角大楼在2024年前两季度拒绝接收F- 35战斗机,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差点都没有地方堆放这些被拒收的、没有完成升级的隐形战斗机了——数量多达110架。

尽管吉姆·泰克莱特宣称2025年将最多交付190架F-35(包括之前积压没有交付的型号),但根据最新说法,TR- 3升级在今年内依然无法完成,最早也要等到2026年……

至于说F-35计划内的TR- 3升级为何会推迟如此长的时间,外界普遍猜测的一个原因是相关升级的核心——AN/APG-85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生产和调试最初出了问题。结果因为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参与对台军售,又赶上了中国对美国军工巨头的制裁,再加上中国去年再度出手限制出口包括镓在内的战略资源,特别中断了对美国军工企业的供应,让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的处境雪上加霜。

此外,美军调查显示,F-35的复杂供应链很难完全摆脱中国,F-35联合项目办公室2022年承认,当时交付的超过825架F-35战机中,全部包含中国产零部件。如今在美国主动“对华脱钩”以及中国对美战略物资禁令的双重作用下,F-35的未来困境可想而知。

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已经落后了。如今五角大楼指望在第五代战斗机与中国拼产能的企图,也要破产了……

本站刊登/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等于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,如有侵权或投诉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删除或处理。转载请注明出处“低空天地网”。 http://www.dikong360.cn/archives/1900.html

文章底

上一篇
下一篇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+86-21-54362186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chinabobli@126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